(资料图)
在入户摸排中,李斌帮助老年人解决购买药品问题。
在土左旗保同河村,今年36岁的驻村第一书记李斌是出了名的“爱管闲事”热心肠。村民遇到难事,他都会立刻放下自己手里的事情,第一时间赶到为村民提供帮助。初见李斌,他正在挨家挨户地做入户登记。村民告诉记者,李斌平时看似不善言辞,可一遇上村民有什么困难,就能看到他出现。在保同河村村民眼里,李斌是一位心系群众、乐于助人的驻村第一书记。“我认为驻村工作要想开展得更好,必须了解每一位村民的情况,通过与村民交流,才能精准掌握他们的需求。”李斌说,他特意制作了保同河村干部通讯录,并挨家挨户发放到村民手中,叮嘱大家有事随时可以联系村干部。不仅如此,他还做了份走访台账,把村民的需求和困难都记录在上面,并帮助他们一件一件解决。李斌是土左旗人民医院的一名干部,今年是他被派到村里担任驻村干部的第7个年头。2017年4月,李斌被派到善岱镇十二犋牛营村开展驻村工作,2021年10月至今担任保同河村驻村第一书记。由于工作出色,他在2019年至2022年被评为土左旗优秀驻村干部、土左旗清风干部,并于2020年荣获内蒙古优秀志愿者称号,2022年获评“土左好人”、土左旗第五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获得土左旗2022年度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多项荣誉。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几年来,李斌不但尽职尽责完成村委会的各项工作,还肩负着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任务。“我来了之后立即申请了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引进技术,在村里建起7座蘑菇温室大棚,盖了1座冷库,2022年以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让村集体经济增收十万余元,解决了11户村民的就业问题,在大棚工作的村民平均每人增收1.5万元左右。”李斌介绍,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10月来到保同河村后,他和村干部们经过调研,决定发展蘑菇种植产业,让脱贫户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村民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的保同河村主干道坑坑洼洼且多为断头路,给村民出行造成很大不便。要致富先修路,李斌积极寻求镇党委、旗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2022年7月,保同河村争取到小型公益项目资金40多万元,建设道路2630平方米,打通了保同河村过去遗留的10多条断头路,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除了带领村民建设家园、发展绿色产业,这几年,李斌走遍了保同河村每家每户,了解村民需求,解决村民实际困难,村民们提到李斌都是赞不绝口。在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是一项重点工作,走访摸排中,李斌发现村里52岁的李发发因脑出血导致残疾,医疗费用花费巨大。此后,李斌帮助李发发解决了住房、就医等一系列难题,并为他的儿子申请了每年4500元教育帮扶,切实给他解决了实际困难。李发发只是李斌帮助过的村民的一个代表。为了让村民提高健康意识,解决老年人出村看病难的问题,李斌联系土左旗人民医院和上级医院专家多次到村里开展义诊。此外,他还带领本村和邻村村民前往医院检查看病、买药、报销、办理残疾证等,并帮助村内医疗费用花费巨大的村民申请防贫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帮助没有智能手机和有其他认证困难的老人进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生存认证、低保办理等,切实为大家办实事、解民忧。今年3月,李斌入选“青城好人榜”,被评为助人为乐“青城好人”。李斌说:“驻村工作以来,最大的获得感就是来自每一位村民的信任,最大的收获就是切实为村民办了一些实事。”
青橙融媒记者 吕会生 实习记者 若谷
3